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捐赠故事 | 老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中将向母校捐赠40件珍贵档案
2023-09-12 09:39  

7月14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张进成一行赴北京拜访了学校张家口时期老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郭桂蓉中将。

IMG_256

▲郭桂蓉院士接受采访

拜访中,郭桂蓉院士将承载着自己当年满满求学记忆的40件珍贵档案,捐赠给学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

学校向郭院士赠送成绩单档案文创

为了筹划编写书籍《院士当年亦青春——八位电子信息领域求学记》(暂定名),当天上午,张进成副校长带领学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北京拜访了郭桂蓉院士。

IMG_258

▲向郭院士汇报学校相关情况

IMG_259

▲与郭院士进行访谈

张进成副校长关切地询问了郭桂蓉院士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并向郭桂蓉院士汇报了学校近年来的建设情况和取得的重要成效。他代表学校对郭桂蓉院士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郭院士为国家科研和国防工作作出的卓越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

学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将郭桂蓉院士当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求学时的成绩记录单,制成了精美的档案文创,赠送给郭院士。

接过这份珍贵的档案文创,郭院士深感惊喜,捧在手中仔细地端详着,他对母校长期以来的关心表示感谢。

IMG_260

▲郭院士说明捐赠档案相关情况

拜访中,郭院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当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求学的四年经历,以及西电迁校60周年之际他重回母校时看到母校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还关切地向张进成副校长询问了当年与他一起工作、学习过的恩师与同学的近况。

至今依然珍藏着当年50本课堂笔记本和57本练习本

“在张家口的四年时光,是一段非常难忘的岁月。那一段时光,确实为我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郭院士多次动情地说:“每次回想起在张家口的岁月,我并不觉得有多苦,有的只是很多的留恋和感激。”

IMG_261

▲郭桂蓉手写笔记(一)

他至今依然珍藏着当年在张家口求学时积攒下来的50本课堂笔记本和57本练习本,以及一沓课程实验报告、机械制图等珍贵的学习资料。

IMG_262

▲郭桂蓉手写笔记(二)

每次翻阅,一行行淡蓝色的笔迹,似乎带他又回到了60多年前在张家口的青春岁月。

IMG_263

▲郭桂蓉手写笔记(三)

“当时,学院对人的教育是非常全面的。在张家口求学的这一时期,无论从政治、军事素养,还是专业课方面,都为我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郭院士深有感触。

他还将自己珍藏了60余年的40件珍贵资料,捐赠给学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

IMG_264

▲郭桂蓉手写笔记(四)

这40件珍贵资料包括:他当年在张家口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求学时的照片、1956年通信学院积极分子代表简要事迹介绍、1952年通信工程学院使用过的文件夹、1962年他在苏联留学时用俄文写的《雷达统计理论》学习研究笔记手稿,以及他在苏联留学时的珍贵照片等。

IMG_265

▲1954年6月郭桂蓉到张家口穿上军装后的第一张照片

IMG_266

▲郭桂蓉入学学员名册(西电档案馆馆藏)

一张张黑白照片,一页页泛黄纸张,都在诉说着郭桂蓉院士当年刻苦求学的难忘经历。

IMG_267

▲郭桂蓉(二排左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和同学的合影

IMG_268

▲郭桂蓉(二排左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和同学的合影

IMG_269

▲郭桂蓉院士与学校采访小组合影

郭桂蓉院士非常关心母校的发展,对母校近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他期望母校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扬帆奋楫,再谱华章!寄语青年教师与学子,他期望青年人能树立远大理想,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郭桂蓉院士简介

IMG_270

郭桂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1954年,他以四科全部满分的优异成绩,从当时华北地区赫赫有名的山西太原五中,考入位于张家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攻读雷达工程系。

1960年至1965年,受国家和军队选派,郭桂蓉到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攻读雷达专业研究生,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他曾历任国防科技大学自动识别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校长、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模糊信息处理与模糊推理机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委等职。

同时,担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委员、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委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他主持并设计研制成功舰船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空中目标电磁特征提取与识别系统、宽带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舰船、装甲、飞机等目标自动识别综合系统、雷达抗干扰系统、雷达干扰自动识别系统。

首次提出了目标特征三态划分和多种变换域特征提取的新概念、新方法,提出了空中目标全极化域结构特征描述和极化状态识别的独创性方法,提出了可实现对地面目标全姿态角高准确度自动识别的多散射中心分布式扩展目标的距离像识别新方法、新途径。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自动识别系统柔性技术,建立了动态目标模式识别理论框架。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IMG_271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史料捐赠>>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