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马建峰:大学文化需要自信心和归属感
2015-05-13 10:55  

■ 记者 秦 明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文化环境至关重要;一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自信心,一所大学的文化也应该有自信心;准确地说,我们还需要树立一种核心的价值观。

记 者:文化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我们工作生活在大学,请谈谈您对大学文化的理解。

马建峰:大学文化对于大学的发展十分重要,它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加强文化建设,规章制度一定要先健全;当然,如果缺乏文化的有力配合,光有制度也不行。大学文化是无形的东西,它的内涵是大学的价值观,人们的价值取向。大学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增强人们的凝聚力,提升作为主人翁的归宿感,以及对于学校的认同感,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创建大学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一些问题,大家还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说,还缺乏对学校的高度认同,一些人甚至常常把自己当成局外人。

记 者:那么您理想中的文化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

马建峰:前一阵热播的《大秦岭》,虽然是一部风光、人文片,但却很好地蕴含了文化的理想范式。“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自然、历史、地理、人文、政治、经济,《大秦岭》从多方面对秦岭的前世今生给予了诠释,也很好地告诉人们理想的文化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大秦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片中所传达的古人的文化,特别是汉唐的气度,那种开放、包容、自信、进取、赋予诗性的文化底蕴。让人感觉人家说的话、做的事,都很大气,很有魄力,进取意识很强。

而现在,功利色彩太强烈了,动不动就是指标、经费,和古人相比,我们小气了一点,将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简单的指标化、定量化,将大学文化搞得如同竞技文化一样,大学教育将偏离应有的方向。不过,有些也不能完全怪学校,这和社会风气有关。

记 者:我们该怎么去努力?

马建峰:我们应该去思考,我们的教师、管理者、学生,是不是都能够追求卓越、脚踏实地,目标很长远,心里很清楚?能不能做到志存高远、一览众山小,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充满了自信心?

《大秦岭》从历史纵深处透视出秦岭的文化积淀,从历史事件中提及到的周秦汉唐,他们都很自信,不怕谁说他,他就这么做,他引领着当时社会的发展,周围人都向他学习。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逐渐培养一种自信心,起码要在电子信息领域内充满必胜的信心。

记 者:那么如何才能塑造这种自信和底气?

马建峰:过去,我们条件很艰苦,有了孩子,还住10多平米的单身宿舍,厨房、卫生间都是公用的,但我们依然做出了一些成绩;历史上的西南联大,条件更差,差不多是国破家亡时在办学,连生存都不能够保证——西南联大更是英才辈出。

可见,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文化环境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就可以决定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一旦充满了功利色彩,要出成果就很难了。就像诺贝尔奖,越是奔着它去,越是得不到。

学校的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理念的问题。凡事如果都进行量化考核,结果自然不好;因为有些东西,不是完全靠定量就可以评价的,而需要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另外,我们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宽容的胸襟和包容的心态。

我的体会是,文化在底层起作用,如果没有多向度的思维,缺少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导致进取心明显不足。每个西电人都应该为学校多做贡献,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一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自信心,一所大学的文化也应该有自信心。

记 者:缺少共同的价值观,进取心明显不足。您的意思是说西电缺乏积极的大学文化么?

马建峰:我个人人为,我们缺乏的是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即把大家的想法都概括的共同理念。本科教学评估的时候,我们总结学校办学特色,发现很艰难,可见办学这么多年了,我们居然没有形成公认的特色,这至少反映了我们长期以来缺少理性的反思精神。

当前的情况是,全校上下都有深深的紧迫感,但自信心不足,包容心也差一些;我们需要包容个体不同的发展方式,包容不同的学科方向,包容不同的研究领域,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对于拥有的要知道珍惜。对于教职工,应以主人翁的姿态,而不是旁观者的角度,去关心学校的发展;对于学校,也应该树立一种正气,要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对的错的不应该抹稀泥,应态度分明。

记 者:您在陕师大上的本科,又在西电工作多年,您感受的文科院校和工科院校有没有区别,文化差异在什么地方?

马建峰:办学的定位不同,一个是师范院校,目标在于培养教师,而西电是一所工科院校,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师范院校,陕师大文理兼有,他们做研究和培养人,可能更注重理论探索。特别是文科,自由探索更多一些,感性思维更多一点,思想也更加多元化。而作为工科院校的西电,文化的东西想得比较少,也不太关心,习惯于上级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工程思维可能更多一些。

记 者:关于这个话题,能够结合西电实际,说得更详细一点么?

马建峰: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上也是这样子:领导就是决策,下边就是执行。这是和文科院校不同的地方。另外,一部分老师的主动性也不大强。以争取科研课题为例,一些教师有时候甚至直接说,你没有给我拉来课题,好像觉得这是学校的责任。他们不知道,科研其实不是这样的。科研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若干个人结成课题小组,主动去申请国家、各部委的项目,而不是学校大包大揽,个人被动接受。

记 者:听您这样分析,是不是可以说,文化就是体现在个体或群体中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

马建峰:是的,可以这样说。说到西电文化的特征,我感觉就是我们办事的时候,定量的东西多了一些,强制性的约束多了一些。文化是软实力,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定量考核,有些东西需要定量和定性有机结合。西电文化给人的感觉是,一些完全不能够量化的,也尝试量化进行处理。

记 者:您觉得原因在哪里?

马建峰:原因很简单,自信心不足,缺乏包容的心态。看《大秦岭》,我看到了自信、包容,以及大气,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么高境界。当前的情况是,全校上下都有深深的危机感,有强烈的紧迫感,但需要提高自信心,增强包容意识。很多东西,我们都想去做,可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有时很清高,却又很在乎社会对我们的评价,比如某个指标落后了、排名靠后了,我们会很惊慌、很发愁,很难以接受。有这种想法,根源是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我们适应的步伐没有跟上。

实际上,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些事情,让国家认可我们,让社会认可我们,努力将我们做的事情或者想做的事情,转变成国家意志的组成部分,尽量将我们的想法转变为国家行为,我们做的事情应该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满足国家的需求。对于教职工,应以主人翁的姿态,而不是旁观者的角度,去关心学校的发展。要把学校的事情,当成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对于学校,也应该树立一种正气,要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对的错的不应该抹稀泥,应态度分明。

从文化的层面追根溯源,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比较差。口号很响亮,标语满校园,可这是外在的。文化是软的,需要潜移默化地进行熏陶,需要渗透到人的心中,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

每个西电人都应该有主人翁的精神,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一切。应该努力形成这样的环境,让人身处其中感受到:您是这里的老师,您就是这里的主人。您是西电的学生,您也是西电的主人。如果把西电比喻成一个家庭,你就得让人觉得,这个家是你的,你就是这个家的主人。

文化需要一种自觉,学校应该追求自信和大气;功利心太重,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做研究缺乏大气,也成不了气候;一个学校,要从教“书”变为传“道”,就需要文化的支撑,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记 者:西电教师群体中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些甚至是刚刚而立之年的80后,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马建峰:很多人对80后非常悲观,我不这样认为,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特长和优点。工作中,我的很多事情,都是依靠学生完成的,因为我知道,在计算机这个领域,20岁、30岁的人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所以我放手让学生干。我总是把学生看得很重要,从来不是负面地看待他们。自古英雄出少年,在计算机领域尤其如此,所以,我非常看重青年教师和我们的学生,西电的未来必然寄托于他们身上。

记 者:您觉得要在根本上提升西电的文化氛围,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马建峰:西电的文化中,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探究,文化需要一种自觉,学校应该追求自信和大气,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同心协力。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观念就是战略定位。就像科研,如果你的想法只停留在得什么奖这样的层次,而不去思考解决什么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和应用问题,自然出不了大成果。当然,社会用数字考核我们,促使我们只得妥协求全,这确实已经超出了一个学校的能力范围。

可以说,西电的氛围和整个社会浮躁的风气有关系,因为国内的大学文化已经到了缺少精神支柱的地步。西电不能够在真空中生活。因此,有些东西,社会环境暂时改不了的,我们西电如果能够内部进行改革,就一定要改革,要学会在解决了自身的生存问题之后,变革图新,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包容的心和进取的心。更进一步说,我们还需要在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时,也能够做到包容一切,容许争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于不属于自己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等工作发表意见,但是千万不能将自己的意志或者学术观点强加于人。基本的学术自由应该得到保障。

另外,学校的导向也应该更合理化一些,不能太功利了。起码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只简单地看人家发了多少文章,拿了多少课题经费。有一个故事说,某地鼠害成灾,灭鼠的评价标准是:比谁的老鼠尾巴多。这个政策推行的结果是,没有尾巴的老鼠没人灭了——灭鼠工作被完全异化!

功利心太重,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做研究缺乏大气,也成不了气候。

记 者:您刚才讲到了大气和自信,能不能为我们分析一下?电子信息作为西电的特色,与过去相比它是更加突出了,还是淡化了?

马建峰:电子信息确实是我们的强项,但是国内的大学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很快,甚至一些原先的文科院校,他们的电子信息都发展起来了。一所大学的特色,或者具体到西电的特色,它必须体现在文化上,体现在科研上,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特色就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特征、专业特征和业务特征。它不是学校的校门有多大、多宽,建筑物有多长、多高,而是体现在办学上有什么特色,人才培养上出了什么高层次人才。

学校在科研领域、在教学方面,都应该有一个更高的战略目标,要从具体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起,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就拿培养学生来说,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何去想大事、做大事,解决真正国家急需、社会需要的技术难题,要让他们心怀大事,视野更开阔一些,办事更大气一些。这样想不是好高骛远,西电的学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从规模、从学科覆盖面来看,我们还不能与一些综合大学相比,但是在电子信息领域我们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的,在这些领域我们学校应该位居国内高校的前列,我们培养的人总有些是要成长为所处领域的拔尖人才,在有些领域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达到比较高的学术或者技术水平,我们应该具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一个学校,要从教“书”变为传“道”,就需要文化的支撑,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有些人,在这个地方成不了才,换个环境,发展得很好,就是这个原因。西电特色就是工科特色,比较踏实,这很好;但是不能仅仅靠踏实,我们还必须有想法!

我们需要建立合理宽容的评价体系,让人人都觉得自己是人才;学术研究最终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它和技术是密切关联的,和需求是紧密挂钩的,不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记 者:关于学校的奋斗目标,我们已经提了很多年,您怎么评价?

马建峰:学校奋斗目标的这个提法,本身并没有问题,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到底离这个目标有多远?特征是什么呢?

以奋斗目标中的“特色鲜明”为例,什么是鲜明的特色?在哪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文化氛围等等,我们应该围绕这些东西,把这个特征列一列,告诉人家我们追求的鲜明的西电特色是什么。

再说说奋斗目标中的“开放式”这个概念。目前,我们的开放仅仅处在“形式的开放”,距离“实质上的开放”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提到奋斗目标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国内一流”,我觉得我们确实还需要好好努力才能够实现。北大、清华毫无疑问是国内顶尖高校;浙大、西交大等7所大学理所当然是国内一流学府;985院校你不得不承认他们是高水平院校。因此,要达到国内一流,不能不说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是,我们在电子信息领域还是具有很好的基础,是国家相关领域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对于“国内一流”这个目标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决心,在电子信息领域我们必须是“国内一流”。

记 者:您谈的问题很尖锐,也发人深思,那么您觉得西电合理的定位在哪里?

马建峰:西电学科面窄,难以在规模上与综合院校竞争,因此只能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这样成功的先例不是没有,比如我们熟知的普林斯顿、MIT都是如此,他们规模不大,但都是世界名校。

电子信息其实是很小很窄的学科领域,从学科覆盖面来看,西电其实只能算是一所袖珍型的学校。不过,如果我们不断有大成果诞生,我们的研究也是国家需要的,我们所做的事情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我们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即便我们学科面不宽,我们也是能够在国内高校中有一席之地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好好琢磨如何凝练特色。

当前,我们在学院层次学科交叉很严重,科研方向重叠也很厉害;而重叠难以发挥集团的优势,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小规模游击队作战不可能形成合力,不可能做出大的成就。科研特色不鲜明,科研方向严重重叠,就没有体现出特色。

学校要如何发展,不但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和定位,更要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拿出具体措施。

记 者:能不能谈得更具体一点?比如在学科建设上,在科学研究上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马建峰:首先,我们必须理顺学科之间的关系。就拿我所在的学科来说,我们的研究工作放到几个学院都是合适的,实际上有些研究领域和研究工作是完全重叠的。学校的学科重叠太厉害了!然而,我们却没有发挥重叠的聚合优势,反而在某些时候相互竞争、内部消耗。

其次,我们还要寻找真正合适的发展定位,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一起去干几件大事情。人的酸葡萄心理都比较重,看人家行,总觉得自己也行,但只有少部分人会自己去制定一个发展战略并付诸实践。

还有,我们需要建立合理宽容的评价体系,让人人都觉得自己是人才。一个人,是否是人才,是否能够发挥作用,不能光看发了多少文章,还要看他的技术有没有创新,技术上做得怎么样?有没有把技术、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层次的论文多了就要思考有没有原始创新的成果,有没有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技术发明多了就要想想关键技术上是否有突破,或者有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工程应用开发的多了就应该思考其中有没有重大的、战略性的应用。

最近几年,学校工科理科化现象比较严重。工科理科化指的是原本应该去面向应用需求的、以解决技术和应用问题为目标的人,却致力于埋头开展完全脱离实际的、纯粹的理论研究,以发表文章为主要目标,不去关心技术问题和应用问题。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它和技术是密切关联的,和需求是紧密挂钩的,不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记 者:您提到的科研的高水平境界,离我们还有多远?

马建峰:我们在科研上有不少成果还是具有相当高水平的,甚至是国内领先的。但是,也有一些科研工作距离高水平境界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在,我们改变自己去适应项目的要求,去片面适应一些学术评价标准,追着别人的步子走;而高水平的境界,应该是我们的行为体现的是国家的需求,我们的研究可以引领科学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离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现在是到了节骨眼,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必须站在制高点上,要靠特色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

此外,我们还要结合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改变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管理的思路。另外也要看到,国家当前对于项目的考核,已经到了可以不要求大量文章的地步。科技部就是这样,对于一个好的成果,也许几篇文章就可以了。人家现在关心的是你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没有核心专利?专利的应用情况怎么样?科技部如此,国家基金委也是这个思路。

一个学校要想发展,不仅要关注国际科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应该从应用中、从工程实践中凝练重要的科学问题,为最终解决技术和应用问题奠定基础。我们地处陕西,地处西部,还应该关注陕西的信息化怎么做,关注信息技术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于陕西甚至西部的经济建设。

不把本科教学工作做好,我们不但愧对学生愧对家长,更是愧对社会对于高校的期望!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就应该上讲台讲好课,特别是主干课程,更需要优秀的教授亲自为学生教授;我们现在亟待考虑的,不应该是年轻人太多搞不好教学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作用的问题。

记 者:刚才我们的很多话题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方面,我们知道一个学校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能否请您谈谈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马建峰:本科教学是立校之本,是一个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由于是一个基础性工作,本科教学需要长期投入与不断付出,且不能立竿见影。

我们学校现在很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但是本科教学工作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显著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任重道远。在本科教学方面教授们更喜欢开选修课,愿意为本科生上核心基础课的比较少;有些科研做得好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上。实际上,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就应该上讲台讲好课,特别是主干课程,更需要优秀的教授亲自为学生讲授。

为什么有些教授不愿意上本科生的课程?原因很简单,因为教学显示度比较低,做出成绩比较难,不像科研那样立竿见影。当然,重要的科研成果也需要很好的积累的,绝不会轻而易举。不过,如果不把本科教学工作做好,我们不但愧对学生愧对家长,更是愧对社会对于高校的期望!

我始终认为教学是相长的,需要紧密结合,如果研究工作比较欠缺,那么教学在很多地方讲得也不会深刻。我们评价教学工作的好坏,不能够以外在形式为唯一标准,更要看他的教学思想,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最终落在“道”的传授上,外在表现可以居于第二位。

记 者:您关于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看法,实际上在高等教育界已经逐步形成共识,很多人都与您有类似的担忧,请谈谈我们当前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马建峰: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传统的中国教育,对这些年轻人采取的是推崇权威、朝拜圣人的方式,给他们树立道德楷模、学习典范,这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是,方向性很强,学习目的很明确,就是以圣人为榜样,容易实施;落后的一面是,容易让人看低自己,止步不前,不敢超越古人。实际上,我们应该给年轻人传达一代比一代更强的观念,让他们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勇气。

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化本身就缺乏超越性,至今还在执着于去研究和解释古代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创新。

记 者:计算机学院80%的教师是40岁以下的中青年,作为计算机学院院长,您对这样一支队伍构成以及学院教学工作有什么看法?

马建峰:不管是对年轻的学生还是年轻的老师,我总是很乐观。我经常对学生说,这个时代就是你们的时代,大学阶段就是该你们大显身手的时期;对年轻的教师,我也总把他们推在前面,给他们安排重要的工作,不断压担子。

比如,对于年轻人站讲台这件事,虽然有些老教师比较担心,认为可能会影响教学质量。但是,我认为,要想教师队伍不断层,就必然会有年轻人站讲台这样的事情发生,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做好传帮带,让年轻人迅速提高。

想一想当年的西南联大,或者清华等名校辉煌的时期,做大事的不都是年轻人么?我不担心年龄问题,担心的是如何发挥年轻人的作用。仔细想想,哪怕就是一般层次的人,只要用心了,也可以在教学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当然,第一次站讲台的年轻老师,自然不如老教师有课堂经验,不过我们不能够说他不行。

对于西电的学科来说,知识更新都很快,可以说,因为学科方面的特点,西电应该是年轻人的世界。回想在计算机学科发展史上,那些里程碑意义的事情,都是20、30多岁的年轻人做出来的。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许多都是在校的大学生。王选院士说过,一个人30多岁的时候需要资源,可是没有;等到了40、50岁,资源很多了,却做不了事情。这些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电子信息领域的事情一定要靠年轻人。

因此,我们现在亟待考虑的,不应该是年轻人太多搞不好教学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作用的问题。

记 者:高校应该如何加强管理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自身都在思考、探索和着力加强的一个问题。作为学校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您认为学校管理工作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

马建峰: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理顺关系,明确岗位职责。比如研究生培养重心下移这一政策,就应该明确重心如何下移?学校、学院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再比如学科建设,都知道是大事情,但是究竟该谁来做?在学科建设中,我们要理顺和明确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如果学院层次光有任务,没有资源,没有决策权,学院将无法有效开展学科建设工作。

另外,在学科建设的评价体系中,我们把评职称等很多东西都拉到了一起,也不合理。要知道,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内涵。一个学科的发展,不能够代替其他学科的发展。有的学科发展越来越大,有的越来越小,出现马太效应,这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学科发展。

学校在事关全校发展的大事上,做决定时要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要尽量做到全面统筹。必须明确,一个学科的发展不能够代替其他学科的发展,少数几个学科的高水平发展不足以支撑一个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在任务分解时,要考虑人家完成指标体系,拥有什么资源,学校提供了哪些支持和服务。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对一个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对于不合格的工作人员,有没有退出机制?

摘自《西电科大报》2010年7月10日总第413期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大学之道>>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