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邀记者 田 雨
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国内一流到底该怎么定位,其实就是要围绕一个中心和三个任务来发挥。从数学的思维来分析,三个任务演化出三个特色:教学方面应强调文化特色、科研方面应强调学科特色、服务社会方面应强调地域特色。
记 者:冯老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谈一谈对大学特色的理解?
冯象初:谈大学特色,要有个基础,首先要弄明白大学是做什么的?在这个公认的基础之上,才能具体谈一所大学的特色如何。最早,大家认为大学的中心任务就是教学,后来觉得光有教学似乎不够,于是就加上科学研究,再后来,科学研究也不够,这就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教学、科研、服务,或者说是教书育人、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三个中心。但实际上,这三个中心犹如三足鼎立,多头并重、同时运转,多中心也就等于无中心了。至于什么是大学的中心任务,一直以来,没有一致的说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把这个问题明确化了,概括来讲,就是大学有一个中心和三大任务,一个中心即人才培养,三大任务乃教学、科研、服务。大学的中心只有一个,三大任务是要围绕个中心来运转的。我们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校长在开学初的工作报告中也谈到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现在就很清楚,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国内一流到底该怎么定位,其实就是要围绕这一个中心和三个任务来发挥。从数学的思维来分析,我觉得,既然有三个任务,那就能演化出三个特色:教学方面应强调文化特色、科研方面应强调学科特色、服务社会方面应强调地域特色。
记 者:那么,西电在这些方面的特色之处又在哪里呢?
冯象初:文化特色,形象地说就是我们在“软”的方面所具备的一些特点,比方说教风、学风,但它绝不仅仅是我们过去所认为的“业余生活”那么简单。在这方面,我觉得,即使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为抗日军政大学所作的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团结是首要的,达到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目标;紧张,就是工作上要雷厉风行、讲究效率;严肃,就是在作风上要扎实、做事上要踏实;活泼,就是在精神上要朝气蓬勃,文化上要丰富多彩,要允许不同意见存在。我们西电的校训,比如“厚德、求真、励学、笃行”,这可以说是我校文化特色的一个提炼或者反映,我们西电人求学勤奋、做事认真、工作踏实,但就是在活泼方面有些不够。
从学科特色上讲,西电以“电子、信息”为自身优势和支柱学科,区别于其它高校,我觉得这个是很对的。一方面,学校的其它学科要围绕这个支柱学科来发展,才能有很大进步。以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来西电工作后,我自觉地把研究方向由流体计算转向了与图像处理相关的数学计算,这样才逐渐地发展成为现在的研究小组,我们从论文发表到课题研究都与西电的支柱学科挂上钩了。换个角度来讲,学生到西电求学,就是想要学到西电优势的东西,做与电子、信息相关的研究,在我们这个小组中,中心工作是面向电子信息的数学应用,这就比单做数学在思路上开阔了许多。另一方面,我们学校作为支柱学科的电子、信息专业,与清华、交大同类专业相比,校际间的特色又在哪里呢?我想,与这些学校相比,我们在电子、信息方面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发展获得了校内其它学科的有力支持和学术支撑,从其它学科汲取营养。我校的专业外语、数学甚至是管理,都主要是围绕电子、信息在开展教学和研究,在别的学校,情况不一定如此。
在地域特色上,学校虽然地处西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也有很多有利的因素,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电就是要在利用诸如此类的外部机遇中发展自身,体现“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地域特色。这方面的一个典范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硅谷辉煌,你不好说是斯坦福成就了硅谷,还是硅谷成就了斯坦福。现在,西部存在很多机遇,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到关中—天水经济区开发战略再到西安高新区建设,西电完全可以投身其中、有所作为。
我们的一流,还是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这个大学的中心任务上;要做好招生、培养和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招一流的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培养,用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作支撑。
记 者:您认为,一流大学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又得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建设呢?
冯象初:有一种观点认为,建设一流的大学既要有理工管农医等比较全的学科专业,又要有很多的大师和科研成果,我觉得这种大而全的一流,跟我们的特色是不一致的,我们不能追求这样的一流。既然是特色学校、行业型学校,就不可能各个学科都有,各学科都发展得很强,我们不去比较学科多少、大小,这个没有可比性。我们的一流,还是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这个大学的中心任务上。简单说,一流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做好招生、培养和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招一流的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培养,用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作支撑。
首先是招一流的学生,这一方面要靠学校的排名和师资,另一方面也要靠宣传工作。要宣传我们做得好的地方,比如我们的学科优势、就业优势、研究生资助体系等,抓住我们的重点进行宣传。在本科生招生上,我们学校是开展了优质生源基地挂牌、著名中学校长西电行等大的宣传活动,取得了好的效果,但研究生招生上,宣传力度还得加强,不能闷头干。当然,招一流的学生,这不仅仅是招生部门、宣传部门的事情,而是全校的大事。现在许多信息是来源于网络的,这就与各部门、各学院的工作分不开了,这方面做不好,外界就无法了解到学校的发展动态、导师的研究动态,这对招生宣传是有影响的。我们的研究小组专门做了主页,介绍自己的工作,发表的论文,学期计划的安排,包括技术报告等都在上面,让大家看到我们在做什么。
第二,如何培养一流的学生,也就是如何因材施教。刘三阳教授说得很好,在前面的、先进的给他自由;在中间的给他政策导向,引导他向前走;在后面的,帮助他、鞭策他往前走。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校长报告中也提到,本科生的培养是巩固基础,研究生的培养重在创新。本科生教学是教授“已有的知识”,研究生教学是教授“没有的知识”,是创新知识。
在研究生阶段,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培养模式就是“讨论班”教学,特别是博士生阶段。钱学森就认为参加冯·卡门教授的讨论班是自己在美国学习的最大的收获。我在香港工作期间发现,虽然他们教授的办公室很小,但他们的讨论班却很多,一间教室、一台电脑、一部投影,便可以随时进行讨论研究。我们学校这种“讨论班”形式还不是很普遍,我们研究小组坚持“讨论班”教学近十年了,开始时条件很差,但我们坚持下来,同学们反映效果非常好。学校和学院应该在这方面给予硬件支持,这实际上就是要有讨论的场所。
最后,就是管理,这里我想讲的是如何在机制上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这本质上是内行管内行,但也是有讲究的。比如,现在高校的普遍做法是把在教学、研究上搞出成绩的人才,让他们来做院长、职能处领导,这虽然是一种治学的方式,也有它的优点,但是不是可以引进其它的、更好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学校感觉没有人才、人才很缺,另一方面又把这些非常优秀的大师级苗子推到管理上,不能人尽其材。教授治学,要用适当的方式。比方说教授委员会,或者对双肩挑的干部配一个较强的助手做日常工作,让他有精力来搞学术,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学术环境。不能看到是个人才,就让他去搞行政、做管理,那这个人才在科研方面可能就会落后。因此,要进一步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我们要千方百计聚才、重才、育才、揽才,但更重要的是用好人才。另外,管理要有针对性,必须结合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来实施,不能搞一刀切。例如,我们数学专业就不需要什么精密的仪器设备,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我们的需要,希望学校能综合考虑。
记 者:从专业的角度,您对人才培养有哪些建议?
冯象初: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校长报告中也有关于加大数理基础研究的论述,这是看到了数理基础对工科的强大支撑。就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而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取决于数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数理基础是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石。我认为,数理基础与工科的关系好比树干与树冠,树冠的营养需要树干来提供,树干粗壮了,整个大树就能长起来了。加强数理基础有很多方式,多加课时是很直接的,效果明显。同时,也可以多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数学的多个方面,并不需要很深,但需要涉猎一些。例如北航,他们把一些数学里面最抽象的东西,包括微分几何、小波理论、张量分析、偏微分方程等编成一本小册子,给硕士和博士生们作为选修课,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这方面其实也很重要,因为在硕士、博士阶段,数理如果跟不上,再发展就很困难了。
数理范围很大,我们现在做的,主要是和电子信息方面的有机结合。工程领域需要进行的数理研究,我们来做;理论上如果有了新的成果,也能及时应用到工程问题中去。数理和专业结合在一起,往往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加强校内各个学科之间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目前学校存在条块整合的问题也不是某个学院能够解决的,是需要学校层面来协调运作的,这样才能有利于西电的发展。
从学术影响力这个角度来讲,开展交流的多少也可以作为对研究者进行考核的一项指标。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有专门的成长计划,但忽略了教授的学习和知识更新。
记 者:冯老师,您在国内外多所高校、研究所学习或工作过,就您的亲身感受来讲,西电有哪些不同,或者说,您对西电有哪些建议呢?
冯象初:首先,西电作风踏实,就是交流少了一些。实际上,经常交流能够得到很多的启迪与收获。我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中心从事访问研究的时候,那里基本上每天都有报告,不限学科,种类繁多,不一定就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但这种交流、宽松的气氛非常好。数学中心借鉴美国普林斯顿的方式,每年设立几个主题,邀请全国相关的学者去集中讨论,同时请国际一流的学者来报告,也是非常好的做法。我参加的小波主题就请了美国SIAM的主席、MIT的G.Strang教授,美国计算数学协会主席、IBM的Michile教授等国际数学界的顶尖学者,和他们的讨论交流使我们收获很大。我想,我们学校是不是考虑在学科建设经费里面多划拨出一部分用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只用经费来购买设备,似乎也不科学。香港、美国的高校经常会邀请学者交流,不限于本领域,还有相关学科专家,或许时间不长,也没有硬性任务,就是来讨论问题、开展交流、开阔思维的。从学术影响力这个角度来讲,开展交流的多少也可以作为对研究者进行考核的一项指标。
第二,能不能设立教授进修制度。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有专门的成长计划,但忽略了教授的学习和知识更新。不能说当了教授就不学习了,知识就不更新了。既然要学习,就得有时间、有环境。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教授轮休制度。当一名教授在连续若干年考评通过后,是不是可以免考一年,不要考评他的文章数量等硬性指标,给他时间,让他读读书、充充电。我想,这个观念是应该要有的。读书是要花时间的,即使是教授也得靠读书来补充知识,不然,以前的东西就会过时。
教授是一所大学的名片,是一个典范;到西电来,就有这些大牌教授、名师在影响着你,我想,这就是熏陶,就是我们所讲的文化氛围。
记 者:正像您谈到的那样,即使是教授也是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授们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名牌教授、资深专家的作用。
冯象初:这个方面很重要。教授是一所大学的名片,是一个典范。这些人的观点层次高、眼界开阔,听他们的东西,能够汲取到很多信息。我们不光有“一肖二王”等老一辈专家学者,还有杰青、长江学者和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他们都是学校的名片,是我们的榜样。学校要宣传这些名教授们,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年轻人,特别是本科生、研究生多跟他们接触,使青年人能够多领略大师风采,多学习、快成长,这样来带动一批年轻人成才。举个例子,一位想学习授课方法的教师,就让他与教学名师们交流,比如,梁昌洪教授,向他去学习讲课的神情、风采、板书、内容安排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开阔年轻人的视野,也可以激励着年轻人,让他们觉得大师们不是遥遥不可及的,而是就在自己身边。到西电来,就有这些大牌教授、名师在影响着你,我想,这就是熏陶,就是我们所讲的文化氛围。
摘自《西电科大报》2010年4月17日总第407期